我校第九届“创新杯”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2006年10月启动,经过近13个月的精心组织,目前各项工作已圆满结束。继2006年我院获得第八届“创新杯”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之后,我院再次获得本届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!
本届比赛,我院共提交作品17篇,其中学术科技类作品15篇,创业类作品2篇。
学术科技类作品具体获奖情况如下:
特等奖作品2篇:
1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——以福建省永安市西洋镇银坑村为例(刘传磊、房风文)
2、农村各阶层"知沟"的影响因素分析(徐雪高)
二等奖作品6篇:
3、资源的资本化与精英结盟
4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——来自山东省胶东地区的证据(彭超)
5、“复原乳”标识对奶农的影响:对土默特左旗奶牛养殖小区的调查分析(卢国鑫、董琪、顾婷婷、高佳、程力)
6、农村非营利性小额信贷瞄准目标的偏移及其成因与影响分析——以四川省茂县小额信贷项目为例(李体委、李娜莎、李佳雨、杨敏、范堉暐)
7、“万村千乡”市场工程能否繁荣万村千乡?——基于农村消费市场调查的思考(蒋忱忱、周弦、高佳、董琪、卢国鑫)
8、对农村老年人再婚观念、态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---基于重庆郊区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(谢树凤、曹正伟、牟思思)
三等奖作品7篇:
9、分割的信贷市场下农户融资部门选择行为——中国的经验研究(程郁)
10、村级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问题分析(张 宇、王乃乾、色 泽、朱秋实)
11、认识真实的农村图书市场——基于江苏省、贵州省、广东省三个村庄的调查报告(顾婷婷、周勤、蒙琪)
12、动员农民投入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可行性分析——基于重庆市南川县、綦江县的调查(王一鸣、李继东、吴彬彬)
13、月饼防腐剂安全性的消费者认知和支付意愿研究——基于北京市的消费者调查(熊静雯)
14、被征地农民的生存状况调查分析——以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为例(蒋忱忱、周弦)
15、农村宗教市场中的基督新教:范式拓展与现状理解(江帆)